DSC_7022

 

色澤紅潤、油而發亮、皮脆肉嫩, 大口咬下邊吃邊滴汁,口感濕潤非常入味!

邊境烤鴨是在地人激推, 不只有片鴨、炒鴨架,還有隱藏版銷魂吃法「鹹酥鴨」, 沒有排隊可是吃不到的! .

 

DSC_6970

DSC_6952

DSC_6967

 

劉家宇,今年29歲,從事烤鴨有八年之久, 其實一開始的他並不是做吃的,

「槍枝、毒品、詐騙,什麼都做啊, 一個禮拜10幾20萬,可是收得越多,花得也越快, 到後來還是留不住這些錢。」

原以為自己會這樣一輩子噗攏共下去, 直到遇見老婆,帶他脫離原本的環境,

兩人決定創業賣烤鴨, 信心滿滿開了第一家店,最後卻做到倒閉, 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捲土重來不斷研發, 決心找到各種烤鴨的美味吃法。

靠著創意料理方式, 結合米血、甜不辣一起快炒, 甚至還有先炸後炒的吃法,擄獲每一位饕客!

 

DSC_6863

DSC_6856

 

「烤鴨口味百百種,各門派很多,我們這個門派就是醃料,把中藥粉放在肚子裡面,可是南部有很多種,有泡藥浴的,

可是我們叫搓料,南部跟北部派系不一樣。」劉家宇強調,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每天這樣子就是一直試,一直試反覆地試,也是丟掉很多鴨子,才抓到最好的比例。

做烤鴨這個行業,都要一直守在那邊。劉家宇說當初剛去拜師的時候,就跟打雜的一樣,什麼事都要做。

挖水溝、清炭灰、洗廚餘桶,那個廚餘桶一個比一個大。

 

DSC_6921

DSC_6899

DSC_6878

 

「我當初我利用私人的時間,半夜去快炒店打工,然後吸收一些廣東師傅、台灣師傅的經驗,

把它結合在烤鴨,因為烤鴨炒起來就是很枯燥乏味,就可能只有醬汁、九層塔、蔥去爆香這樣子,

可是我去結合一些配料,把它炒得像滷味,有一些配料、米血啊,炒起來就是整盤會有快炒香這樣子。

然後我們有炸的,炸的就結合了快炒,打下去的配料炒出來。

我們的餅皮其實是從荷葉餅改良的,就是像那種巴基斯坦的烙餅,我們是用烙的,乾乾的這樣子,

其實外面很多烤鴨,都是拿人家現成的餅,我們堅持自己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客人的反應很好。」

 

DSC_6735

DSC_6734

DSC_6906

DSC_6914

 

開店真的沒有想得那麼簡單,劉家宇強調,這個都完全要經驗,沒有三年五年,真的是很難會做出有一點起色。

「你可能甚至從第一間、第二間開始,有可能五隻鴨吊上去,十隻鴨吊上去,做了12個小時,一隻都沒有賣出去。

我們就要想辦法一直去改進它,可能口味上,每個客人其實買過都會跟你講,之後生意越來越好,到後面開了三間。

我太太一天剁一兩百隻,剁到晚上睡覺被嚇醒,然後手兩隻手都舉不起來,然後我也是炒到兩隻手都舉不起來,

我們每天5點6點就要起來用,因為這行業,人沒那麼好請,我們就兩個人自己下去做,然後也是每天都被客人罵等太久怎樣,

可是我們就是堅持,要保持它的味道。」

 

DSC_6757

DSC_6766

 

DSC_6832

DSC_6997

DSC_6939

 

「我朋友他們還有在混, 有一次穿很時髦,開名車來找我買烤鴨, 進到店裡就說:老闆我要一隻鴨, 表情就很瞧不起的樣子,很像在施捨我...」

面對朋友的輕視, 劉家宇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擁有一技之長, 有一份正當工作可以養活家人,

「師傅常常有說一句話,好吃人家就會一個報一個,一路上我老婆也很支持我,我就記住我師傅說過的話,你要有執著跟堅持,你才會成功。」

想看更多烤鴨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0aJivE69B24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5193

 

「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聲音不陌生, 甚至還能順口模仿哼個幾句,

一台小貨車放送著廣播沿街叫賣, 當你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修理紗窗的來了。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需求的轉變, 小貨車數量也越來越少了。

吳浚銨,三十六歲, 做紗窗這個行業已經八年了,

起初透過親戚接觸到這一行,沒想到一做就是八年,

他坦言,這一行最興盛時期,曾經有20、30台小貨車在做,

但是現在大家都喜歡DIY,就沒有那麼好經營了。

「我們在外面常常都嘛會被幹譙, 人家都說小孩子要睡午覺,

或說晚班剛下班要睡覺, 然後你們一天到晚在那邊繞,吵我們睡覺。」

 

DSC_5597

DSC_5602

DSC_5604

DSC_5074

DSC_5071

 

「我們當然不只單純換紗窗,還有換玻璃、換鎖,還有一些門窗類的問題,

基本上都不會在客戶家施工,因為紗窗它其實上面會沾滿很多灰塵,

所以我一律都會把紗窗拆下來,在客戶家樓下作業,

幫他把紗網給拆掉,壓條拉掉,用軟刷子幫他把外框稍微地整理,

讓它比較乾淨,然後再幫他換上乾淨的紗網。

然後我們都會先跟客戶詢問說,你想要換什麼材質的,你想要有什麼功能性的,

像以前的紗窗的材質就很簡單,就一般的尼龍網、牛筋網,

最好的話也只有不鏽鋼網,還有再來就是塑膠包鐵絲的紗網;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像現在的材質都做得很好了,都是功能性的紗網

譬如:防霧霾的紗網,現在就很流行。

 

DSC_5593

DSC_5578

DSC_5544

DSC_5519

DSC_5219

DSC_5110

 

談起做這個行業辛苦的地方,吳浚銨說,有時候天氣很炎熱,都要在戶外一直曬太陽,不然就是有時候會下大雨,也是要冒著雨繼續做;

可是其實這些都不算是辛苦的地方,辛苦的地方是:在做這個紗窗的過程,常常都會遇到一些比較特殊的事情。

「有一次的經驗就是,為了拆那個紗窗下來,結果手去割到,客戶還在旁邊說,那是你自己不小心才會割到的,

反正你不要把我的紗窗用刮痕就好了,你怎麼了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處理。當下聽到其實也很無奈!

曾經我們在幫一個客戶換紗窗,我們都已經報價完了,換這些紗窗可能大概要多少錢,然後客戶也接受了,

可是我們做完的時候,客戶就只丟給我們一句話說,這裡就五百塊,你要的話你就拿走,不要的話你就全部給我拆回去,

我覺得有時候遇到奧客,才是最辛苦的地方。」

 

DSC_5411

DSC_5435

DSC_5451

DSC_5366

DSC_5360

 

我比較會心疼小孩子跟老婆,在車上那麼熱,身體比較會受不了,因為家人也沒有辦法幫我們顧小孩,

所以我們只好帶在身邊,我想跟我老婆講,謝謝妳帶著孩子陪我到處跑,然後也謝謝妳讓我有一種歸屬感。」

修理紗窗畢竟是苦力活,會不會覺得很辛酸,或是擔心被瞧不起?吳浚銨說,他其實沒有什麼辛酸的地方,

「其實我還蠻喜歡這個行業的,做這一行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每次幫客戶做完紗窗,

客戶會說:哇~沒想到這個紗窗可以做得這麼漂亮!我要的其實就是,客戶給我的肯定,對這個行業其實沒有什麼怨言。」

 

DSC_5181

DSC_5189

DSC_5300

DSC_5166

DSC_5079

DSC_5128

 

想看更多紗窗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MzHWnPGIdHE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淇里思

台中必比登推薦出來啦! 這次2020米其林指南一次推薦21間台中小吃及餐廳,

能夠入選必比登名單, 除了親民價格之外,專業獨到的烹調手法也是必要的。

日日好味為大家介紹其中一家《淇里思印度餐廳 Chillies Indian Restaurant Taichung 》

老闆Minesh因為在一次的旅行中,感受到台灣濃厚的人情味,

決定在距離家鄉五千公里遠的台中扎根,不只將印度料理做改良,並加入養生的觀念,

打破一般人對於印度料理的刻板印象, 不死鹹、不嗆辣~

而且全聘用印度廚師,烤爐也全從印度引進, 由天然黏土製成的烤爐,每兩年就要汰換一次,

如此用心,為的就是呈現出最好的品質, 讓客人品嘗到美味的料理。

淇里斯-23.jpg

台灣人對美味的食物特別挑剔
Taiwanese are particularly picky about delicious food.
世界各國美食進駐
Foo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各式在地小吃林立
All kinds of local snacks.
若是沒有驚豔感受
If there is no amazing feeling
或是懷念的味道
or the taste of nostalgia.
絕對沒辦法
Ther will be no way, absolutely,
滿足台灣人追求美食的慾望
can meet the desire of Taiwanese to pursue food.

淇里斯-2.jpg

對於台灣人來說
For Taiwanese,
印度菜絕對比
Indian cuisine is definitely more unfamiliar
泰國菜 日本料理 還要來的陌生
than Thai food and Japanese food.
原本 Minesh 是一位印度瑜珈教師
Minesh was an Indian yoga teacher
但是他看到了台灣人喜愛美食
But he saw Taiwanese love food.
台灣人樂於享受新鮮事物
Taiwanese are happy to enjoy new things
因此他卸下了瑜珈教師的身分
So he unloaded the identity of the yoga teacher
開啟了淇里思印度餐廳
and started to run the Chillies Indian Restaurant
到目前已經有了三家店面
There are already three stores


淇里斯-34.jpg

是台灣少見
It is rare that has spacious and luxurious
具有寬敞大氣 豪華舒適的規劃
and comfortable planning in Taiwan.
讓你感受到貴氣隆重的氛圍
Let you feel the grand atmosphere
Minesh 認為
Minesh thinks
店內的裝潢能夠直接傳達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can communicate directly
印度文化精神給客人感受
Indian cultural spirit to guests.
所以每家店裡面的家具陳設
So the furnishings in each store
都是精心規劃設計過的
are carefully planned and designed


淇里斯-11.jpg

Minesh 為了要將印度
In order to bring
豐厚的飲食文化
the India Rich food culture
介紹給台灣民眾
and to introduced to the people of Taiwan,
特地網羅龐大的
Minesh recruits a specially large
專業印度廚師團隊
professional Indian chef team
除去中央廚房的經營方式
Apart from the way the central kitchen is operated,
淇里思三家店各自烹調餐點
each Chillies store cooks independently
創造最原汁原味的印度菜餚
to create the most authentic Indian dishes.

淇里斯-9.jpg

印度料理講究的是
Indian cuisine is stressful on
香料  醃漬  炭烤
spices, pickled food and charcoal grilled skills.
其中香料跟醃漬
Among which spices and pickles
靠的是經驗跟直覺
rely on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淇里斯-3.jpg

印度烤餅在印度的地位The naan in India

就跟我們吃米飯一樣Just like we eat rice
而且特別會吸收食物的滋味
And especially absorb the taste of food
是咖哩的最好夥伴
Is the best partner of curry
剛烤好的印度烤餅
Freshly baked Indian naan
外皮酥脆內部軟嫩
crispy interior soft and tender
製作時間短且方便食用
Short production time and convenient consumption
參入蒜頭些許辣椒更能增添風味
Adding some garlic to the garlic can add flavor
廣受大家的喜愛
Widely loved by everyone
是必點的菜品之一
Is one of the must-order dishes

淇里斯-13.jpg

由於印度氣候較為乾熱
Because India's climate is hot and dry
所以會在食物中
So they add a lot of spice
以大量的辛香料
in India food
醃漬與拌炒主食
To pickled and stir-fried staple food
藉以刺激身體排汗
to stimulate body sweating.
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印度咖哩
This is the world famous Indian curry.
根據辛香料的搭配與比例變化
According to the match and proportion change of spice
所炒製出來的咖哩
the curry that fried
就會有顏色的不同
will have different colors.
除了有個性的味覺刺激
In addition to personality sensation stimulation,
豐厚的視覺感受
rich visual experience
也讓人產生強烈品嘗的慾望

and also creates a strong desire to taste.

淇里斯-17.jpg

淇里斯-15.jpg

印度人不吃牛與豬
Indians do not eat cattle and pigs
但是將咖哩與羊肉雞肉海鮮做結合
But the curry that combined with mutton chicken and seafood.
滋味反而更是讓人讚賞
turns out the taste which iseven more appreciated.

淇里斯-27.jpg

從印度來台灣打拼的 Minesh
Minesh, from India to Taiwan,
在因緣際會之下
with a magic chance that
傳統印度咖哩餐點
traditional Indian curry meals
替他創造了新的生活目標
Create a new life goal for him.
Minesh (米納許)的傳統家鄉味
Minesh's traditional hometown flavor,
世界聞名的印度咖哩
world famous Indian curry,
在將近五千公里遠的台中
have had a strong development in Taichung
落地生根

淇里斯-6.jpg

淇里斯-20.jpg

where nearly 5,000 kilometers away from India.
Minesh (米納許)不忘初衷
Minesh does not forge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透過印度咖哩的美味
He makes the Indian curry delicious.
在烹調的過程中
In the process of cooking,
掌握新鮮健康的要件
he keeps every fresh and healthy elements.
讓來享受的客人
So guests who come to Chillies
品嘗印度咖哩
can taste the Indian Curry
充滿個性的獨特味道
full of unique taste and character.
體驗自然和諧的生活哲學
Experience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想看更多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2uw23KyHVQY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店家地圖資訊
 ↓ ↓ ↓ ↓ ↓ ↓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5204

 

粧佛是一門製作神像的傳統技藝, 結合了木雕與漆藝, 要完成一尊神像,可不容易!

從原木到成品,總共有十二道工事。 然而粧佛多為家傳技藝,往往只傳子不傳外。

這樣的習俗卻被一位七年級生給打破了。 陳宗蔚,32歲,鹿港人, 他是台灣粧佛國寶施智輝首位外傳弟子。

年紀輕輕的他,從事粧佛已有八年的時間, 從小就對神像、宗教文化很感興趣,

即使面對繁瑣複雜的製作工序, 他仍舊熱愛這項百年傳統技藝, 甚至不顧旁人反對,創立工作室錦輝軒。

「剛開始開店,其實大家也都很不看好,因為大家會覺得,你這麼年輕就要開店,功夫夠紮實嗎?

其實傳統工藝這種東西,會表現在作品上面;所以我們老師常常跟我說一句話,

你下了多少功夫,都會直接表現在作品上,所以不必跟別人多說什麼。」

 

DSC_4855

DSC_4861

 

鹿港是一個傳統文化非常深厚的重鎮,傳統粧佛在鹿港這個地方,從以前就有這個行業;

「因為我從小就對神像、宗教文化很有興趣,本來是在工廠上班製作車燈,

因緣際會下,就跟著施至輝老師開始學習傳統粧佛。

陳宗蔚說,傳統工藝其實要耗費很多時間,也要很有耐心,

一尊神像 從原木到成品,總共有十二道工事;

十二道工事中,有宗教科儀、開斧,

科儀就是要恭請巧聖先師以及八卦祖師、盤古祖師這三位祖師,

來加持這把斧頭,讓這塊木頭開斧的時候有靈氣,

開斧就像是一間房子如果要動土,

開斧之後,這塊木頭就不是普通木頭,就是以後神明要居住的居所。

再來要打粗胚、細胚、修光、開面、磨砂紙,再來就是打基底、入神,

入神之後要再打一次土底,再磨光一次,牽漆線、安金箔、著色、粉面,再來粉色彩繪,

如果是王爺就要植鬚,女性神祇的話,就要加上鳳紋或珠飾,整個裝飾完畢再開光;

陳宗蔚強調,神像祂不只是個宗教乘載,也包含了雕塑者他承襲的脈絡、精神,跟這尊神像派別的製作方式,

不只是一尊神明的造型,祂也是一個無形的文化資產。

「因為現在工商時代,這個時代都是速成,所以對傳統文化而言,傳統工藝因為它就是很費工,

如果少一步,就無法成就這項工作,所以它的工時很長,也很困難。

 

DSC_4879

DSC_4880

DSC_4892

 

傳統文化面臨的是無人傳承的窘境,陳宗蔚希望透過一些小技巧,讓更多人一起來學習傳統粧佛;

「我現在教導學生,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我會稍微轉變教學方式,像是有口訣,或是轉化成年輕人聽得懂的語言,

有時候直接講述口訣,學生他們目前會聽不懂,就像是要雕刻關公,就是要丹鳳眼、蔥管鼻,

再來就是秤錘臉、臥蠶眉,然後關公的眼神要銳利,看起來比較有神,再來祂的身上要穿綠袍;

女性神祇的話,也是要鯽魚嘴、丹鳳眼、蔥管鼻,再來是鵝蛋臉,就是做出女神的風格。」

然而不只要雕工好,宗教科儀的部分,也必須要了解,例如入神,古時候要準備,不只五穀,還要中藥,

一般就是入珊瑚,再來珍珠、海馬、冬蟲夏草、人參,還有玉石、銀、金、銅鏡、銅鈴,其他就是十二種藥草。

 

DSC_4905

DSC_4918

DSC_4921

DSC_4937

 

所謂的入寶,就是讓這尊神祇增加祂的靈氣,入祂的香火,看信仰哪裡的廟宇、哪裡的神祇,

就恭請祂的香火回來,放進坯體裡面。

「我覺得其實入寶這個動作,其實是人和神和主家的一個信念,透過「入」這個方式,

跟你準備的東西,是人跟神之間信用的程度。我們泉州派最特殊的,就是會牽漆線,

漆線就像我們的衣服,以前官袍上的章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很像刺繡,像繡金蔥線一樣,

因為它就是要表現出刺繡的質感,但也不能太突出,也不能太平面,要讓它有流暢感。

 

DSC_5128

DSC_5131

DSC_5138

DSC_5150

DSC_5155

 

牽漆線其實最困難就是它的工整度、細緻度,再來就是要依照傳統的刺繡手法紋路下去做,

陳宗蔚強調,它不是在平面上牽線,是在一個立體的表面,360度,

可能有肩膀、有腹部、有腳部,所以不同的斜面,它圈線的時候,線的走向都要很注意。

「其實現在比較少年輕人想要學這個,因為從事這一行,有的人一開始一股衝勁,有興趣來學,

但是都做不久,因為做這一行,要花很多時間。不過我還是在年輕人身上看到,未來要怎麼傳給新的一代。

讓他們有辦法延續這個派別的風格,延續這個雕塑的生命。」

 

DSC_5161

DSC_5167

DSC_5195

DSC_5200

DSC_5203

 

想看更多粧佛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Yb7RD5m5Dsk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406

 

人生就像甘草芭樂,有點酸帶點甜,最後卻是回甘的滋味。

顏順泰,38歲,每周六固定在朴子夜市擺攤,賣甘草芭樂已經15年了,花不到6秒的時間,就能切好一顆芭樂,

神乎其技的好功夫,儼然成了活招牌, 讓許多客人專程到夜市,指名要看他切芭樂。

 

DSC_2200

DSC_2209

DSC_2247

DSC_2267

DSC_2279

 

DSC_2286

 

台灣夜市小吃百百種,主食、零食,冰的、熱的、鹹的、甜的應有盡有,

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夜市美食中脫穎而出,顏順泰說自己的芭樂都是特選過的,

「特別挑外觀偏綠一點的, 因為還要再醃過,會再軟化。一般來講,差不多一年大概有8、9個月都是用彰化社頭、溪州這邊產的芭樂,

如果是比較熱的這個時間點,就會用高雄燕巢的。」

 

DSC_1825

DSC_1823

DSC_1832

DSC_1867

DSC_1910

DSC_1869
 

甘草芭樂的靈魂人物就是甘草,顏順泰說甘草也是試過好幾種,才選到現在這一款,不只會回甘而且也不會變苦;

「一般外面是用粉的,那都是調梅子粉,外加少許的甘草粉;

正統的甘草,它濃度會比較高,它不能直接沾粉吃,因為會苦,我是用水狀的,

這是我跟外面的差別不太一樣,這樣子有一個好處,就是芭樂會比較均勻,每一片芭樂包裹得到甘草,

不會像粉狀撒了就整坨,只有某部分上面有粉。」

 

DSC_1941

DSC_1950

DSC_1964

DSC_2038

DSC_2493

 

不只甘草試過好幾種,甚至連刀子也試切過上百副,砧板也換過好幾副,為的就是找到最適合的工具 ,然後端出最棒的甘草芭樂給客人吃。

經年累月下來,顏順泰的手指切到變形, 手還成了網球肘,大大小小的刀傷更是不用說了。

「我們剛開始在做的時候,速度有夠慢,客人就會在旁邊一直苦等,有的客人等到會罵人;

所以沒辦法,只好提升自己的速度,一直練一直練,不斷練習才有現在這樣的速度;

切到現在是越來越快,有的人會專程來看,也有很多小朋友都會圍觀,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生意越來越好。」

顏順泰說甚至有遠從馬來西亞來的客人,因為看到電視節目介紹,專程來嘉義朴子看他表演切芭樂。

 

DSC_2365

DSC_2297

DSC_2369

DSC_2309

DSC_2323

 

但是這些都比不上在夜市擺攤遇到的趣事,當然還有因為職業病而鬧出笑話;

「有一次一對情侶吵架,經過攤位搶走我的刀,還好我搶回來,差點發生凶殺案。 我菜刀拿著一邊做筆錄,一邊做生意。」

因為,做生意看到客人要說你好,顏順泰說,現在只要看到有人進來,也就自然反應說你好,要硬的還是軟的?

「甚至朋友來我家第一句就是說,你好,你要硬的還是軟的?朋友就會說我沒有要買芭樂,我只是來你家坐坐,你是在問什麼。」

 

DSC_2450

DSC_2374

DSC_2380

在夜市擺攤賣甘草芭樂已經15年,很多人都會問有沒有開放加盟,顏順泰說自己沒有想那麼多,

只想把現有的攤位做好,按部就班地過日子,生活可以溫飽就好。

想看更多甘草芭樂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fBnebj1yyFc 

甘草8辣每周六都會在朴子夜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捧場唷!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92219145821

說起 #米苔目,你喜歡吃冷的還熱的?

在萬華的 #伍條通手工米苔目

夏天不只可以吃熱的,還可以吃刨冰,

兩種吃法一次滿足!

手工製作的粗米苔目,走的可是Q彈的路線,

加上粉條、綠豆、紅豆、粉圓、仙草等配料,

夏天來上一碗真的是透心涼啊!

除了米苔目必吃以外,這裡還有將近30種的黑白切,

炸大腸頭、炸豬肝、黃金燒肉、雞捲、蝦捲...

真的是光吃小菜就會飽啊!

屹立一甲子的傳統古早味, 讓你吃到嘴巴痠,肚子飽到撐,

沒吃會想念,吃了會懷念!

1594188246235

1594188266086

老闆李學宏說:「我們做的東西就是傳統口味,以前的古早味,沒有偷工減料,以後可以讓下一代去接手。」

為了要把老味道傳承下去,老闆對於小孩子是很嚴格的,那是對客人的尊重;

「我們如果沒有教仔細,如果今天他做錯了,客人流失了,再叫客人回來捧場,那是非常不好意思的;

客人如果流失了,你又再叫客人回來捧場,是怎麼請也請不回來,不如你就先做好,客人吃得歡喜滿意,生意才會做得長久」

以前在做米苔目,是只有加番薯粉,現在的米苔目會變比較Q、有嚼勁,比較好吃,

是因為加了在來米,買回來要泡水,泡差不多兩小時,再下去煨,煨一煨還要靜置再收水,收水後隔天才能煮;

「我們自己做的米苔目,因為有加粉條的脆,所以做出來的米苔目會比較Q,沒有添加任何化學成分。」

1594188416174

1594188348788

1594188460159

不管是煮湯的或是乾拌的,都會先下水汆燙一下,差不多30秒,米苔目加熱了就可以舀起來吃,

煮湯的部分就是加大骨湯,跟汆燙生豬肉的湯頭、還有洋蔥,

乾拌的就是加豬油、醬油跟油蔥,豬油是因為從以前爺爺奶奶做的時候,就有加豬油了,

所以現在也是會加豬油,不會去改變。

1594189641621

1594188150264

1594189386229

1594189243190

除了米苔目以外,店裡還有多達數十種的小菜可以選擇,

老闆李學宏說,「我們店裡的小菜是這樣,燒肉是加雞蛋番薯粉胡椒粉糖跟鹽全部一起下去醃,

要醃漬一天,隔天才能油炸;燒肉有入味,炸起來才好吃;燒肉要小火慢慢炸,慢慢炸直到炸到熟,

當客人點的時候,再用大火去炸,炸到外皮酥脆裡面嫩,這樣的燒肉才好吃。」

1594189186855

1594188837291

1594188081895

1594188890343

1594188911043

1594188930511

1594188950378

1594189111301

還有軟絲、粉肝、粉腸嘴邊肉豬心肝連...等等,各種古早味小菜,

其中還有一樣大腸頭,一樣也是在市場買的,買回來再自己煮自己滷,

做法是先滷後炸,炸到外皮酥酥的,這樣比較好吃。

 

1594189415313

1594189445998

「客人喜歡吃我們就繼續賣,我們一直都是以古早口味為主,包括料理方式,我們這間店差不多有80年的歷史,

也都是按照爺爺奶奶嬤那一代,教我們的怎麼去汆燙,我們也沒有去改變,所以東西一直都是這樣。

我爸爸一直做到60幾歲,腰去閃到身體無法承受,才叫我回來接手。

我以前是在五條通開店,所以才會取名叫伍條通米苔目,我現在接手差不多十年了,

顧客也都挺喜歡的,在地的鄉親也都很照顧我,

我女兒嫁人了,起初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接手,後來女兒女婿願意試試看

現在他們一起經營,我負責白天的時段,主要的決策還是由女婿來處理

年輕人比較有幹勁不怕辛苦,我就比較輕鬆了。」

想看更多伍條通米苔目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tYSvQ1eDiKg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9542

DSC_9392

 

提到好吃的鰻魚飯,大多數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日本;

其實台灣鰻魚飯的品質不輸日本,在南港就有一間原本是拿鍋鏟料理的廚師,

因為擔心鰻魚品質不好,會影響口感;於是決定自己養鰻,從食材源頭就開始講究,甚至帶領一群9年級生,

煮出一碗碗入魂鰻魚飯,讓原本即將倒閉的店,再次受到大家的喜愛,現在可是常常爆滿!

 

DSC_0458

DSC_0405

DSC_0378

DSC_0330

 

老闆楊承樺說,「當初生意差的時候,一天甚至一隻手指數量的客人都沒有,

很高興我們的品質受到大家的肯定,現在我們的生意的確是好很多,也代表我們的責任越來越重;

人家說嚴師出高徒,我對他們嚴格,他們要抱怨我也沒關係,

教育是我們的責任,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DSC_0372

DSC_0433

DSC_0438

DSC_0450

 

鰻魚品質的好壞,是攸關料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然而台灣的鰻苗通常都外銷至日本,楊承樺回憶起以前的日子,光是食材的供貨就下了不少苦心;

「起初我們找不到供貨的鰻魚產地,所以我那時候,早期的鰻魚都用海鰻,都跑到花蓮那邊去買,用了一陣子之後,

我們雲林的大宗養殖的部分,都在我們雲林口湖,鄉親相挺供貨給我,讓我能在台北這邊做生意。

現在使用的鰻魚都是自己養的,自己養的有個好處就是說,牠的肥美度、牠生長的過程,我們都照顧得到;

在牠最健康、最健壯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拿來店裡使用了。就不會因為產期、價格種種的因素,去控制牠成長的週期。」

就是這樣對品質的堅持,讓板前屋的人氣越來越旺,老闆楊承樺很有自信地說,「我有自信,我們的品質,絕對已經比日本人用的鰻魚品質更好了。」

 

DSC_8896

DSC_9087

DSC_9113

 

老闆楊承樺從事炭烤這一行,前後加起來有二十幾年了。早期在處理肉品的製作過程,對於如何製作是非常有自信,但是面對鰻魚,需要克服的因素比較多,

包括鰻魚的來源,要健康要夠肥美,在處理鰻魚的過程,要怎麼去骨,要怎麼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再來就是下去烤,烤第一次讓它熟成,剔掉刺後再下去蒸,

蒸的時間,每一批鰻魚,因為肥美度不同,所以蒸的時間都不一樣。

包括在烤台烤魚,也都是靠經驗,所以站烤台的師傅,經驗要很豐富;

鰻魚很嬌貴,細節很多,只要有一個環節疏忽了,

這個鰻魚飯端出來在吃的時候,是會感覺得到,它的缺點很明顯。

 

DSC_8905

DSC_8913

DSC_8921

DSC_8928

DSC_8947

DSC_8964

DSC_8974

 

完全想像不到這一碗碗鰻魚飯,背後是由一群8年級、9年級生所攜手完成的,

面對老闆再嚴厲的要求,他們都很勤奮且認真地學習,

老闆楊承樺說,「店裡這些年輕人很可取,平常罵歸罵,真的跟其他年輕人比起來,

我們店裡的年輕人算很粗勇,耐罵、耐操,罵也罵不走,也算很上進,也有心在學,

所以我很看好這群年輕人,應該是有辦法把這個鰻魚飯,繼續一直保持它的品質。」

 

DSC_9014

DSC_9022

DSC_9007

 

帶人要帶心,要帶領一個團隊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員工,

老闆楊承樺說,「以前我的師傅跟我說過,今天他要教你,他就不打算你們的關係會有多好

很嚴格地教你,教完之後,可能你功夫學完了,你最想抱怨的就是這位師傅;

在這個年代,你說要帶年輕人,要教他們學功夫,或是要求他們,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你今天罵一罵,明天他就跑了;

但是我也不能因為這樣,改變對他們的教育,最嚴格地要求他們,待得住的就待著,待不住的我們也不能勉強;

待得住的我們就好好教他,他們想學的,我們不會,我們就請師傅來教;我們會的,我們就盡全力,

讓他們每一樣都學得上手,教他們一些正確的,不要說改天自己出去做生意,才發現自己學到的功夫,都是空虛不實在的。」

 

DSC_0280

DSC_9185

DSC_9191

DSC_9205

DSC_9274

DSC_9322

 

除了常見的蒲燒外,板前屋還提供少見的白燒鰻魚飯,品質好不好白燒就可以見真章;

在烤的過程調味只有一種,就是鹽巴而已,這個鹽巴都是自己製作的,用玫瑰鹽,加上干貝去炒,

這樣的作法鹽巴比較不會死鹹,因為白燒的調味只有鹽,如果鰻魚品質好,甜味出得來,

在吃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鰻魚香氣很夠。

而蒲燒醬是用比較傳統的做法,將鰻魚骨取出之後,把它風乾,

風乾之後下去烤,烤到它的香氣散發出來之後,再用日本清酒下去熬,像熬大骨湯一樣,

一次都要五 六個小時,熬完以後再加入醬油、麥芽糖,我們使用的醬油都是雲林那邊生產的手工醬油,

不含防腐劑,也不含色素,所以比較天然,相對地吃起來也健康;

都調好了之後,再用小火下去熬大概十幾個小時,整個製作時間加起來都要二十個小時,非常地費工。

 

DSC_9354

DSC_9356

DSC_9458

DSC_9464

DSC_9469

DSC_9477

 

很多人不吃鰻魚飯,就是因為害怕被魚刺給刺到,然而這一點也為大家設想好了,

全程手工把刺特別挑出來,為的就是讓客人吃進去的每一口,都是一次完美的享受;

連一點點細刺的感覺都沒有, 要成就出這樣一碗鰻魚飯,背後是需要花多少心思與功夫!

 

DSC_9610

DSC_8842

DSC_8843

DSC_8845

DSC_8858

 

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啊,更多板前屋的影音故事這裡去:https://youtu.be/dNUR7xatRaA

當然看了這麼多內容,不如親自走一遭,好好犒賞一下五臟廟!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8093

 

記得小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腳去扭傷拐到,長輩都會帶我們去國術館「喬一喬」,

那裡的空氣充滿著狗皮藥膏的味道,牆上掛著大獅頭,旁邊還插著各式各樣的武器,

過程中,骨頭喀喀地吱吱作響,喬完後通體舒暢;

到底喬筋骨這件事,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除了急性損傷痠痛,體態的調整也能喬嗎?

 

DSC_7781

 

魏廷宇,四十三歲, 從事國術館這個行業已經二十三年了,

「以前傳統的整骨,就是三分鐘內, 可能把你全身骨頭都折過一遍,全身劈劈啪啪, 很多人以為喬骨,只要有發出聲音就是喬好了。

但喬骨不光是處理骨頭,還要恢復關節的動態, 因此我們把以前學習國術的傳統方式,

結合太極拳、美式整脊等中外手法, 讓筋骨可以同時復位,而且比較不會痛。」

 

DSC_7786

DSC_7798

DSC_7807

DSC_7810

 

DSC_7816

 

所以,不只是痠痛才能喬骨, 愛美的女生,產後的媽媽,甚至是正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 都能透過喬骨去調整身型與體態。

然而,用筋把骨帶回正常的位置, 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要下的功夫可是不少。

除了原先的技巧,魏老師說他必須再進修, 研究人體骨骼力學,甚至跟中醫學推拿,

「我們早期國術館這行業接觸的, 大家都是些沒讀書的, 慢慢地到了現在這個社會,

其實都會被人瞧不起, 但師傅都跟我們說,雖然沒有執照, 但我們也是助人的一種工作。」

 

DSC_7831

DSC_7834

DSC_7844

DSC_7848

DSC_7873

DSC_7875

到現在健保的時代,大部分來治療的客人,都是以痠痛為主。

所以從以前學習國術的手法,那種比較強硬,比較是靠外力的方法,

一直慢慢到現在,演變成現在比較柔軟的方法,就是因為現代人的筋絡,不像以前工業社會這麼勇健。

現在的人筋絡一定都比較虛,如果比較虛,又用一些比較暴力的方法,幫他復健,

有時候他的骨頭調回去了,但是他的筋會受不了;

整筋整骨,骨頭如果要順利牽動,就是要順筋。

「我有接觸太極拳,發現我們太極拳裡面,筋跟骨是一起活動的,

所以慢慢才把拳法裡面的東西,運用到我們的手法上,讓它成為一個比較柔軟,

然後筋骨可以同時復位的一個方法,所以不一定說就是,一定要折到有聲音,才表示骨頭有回到原位,

我們現在在做的方式,其實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你一定要很了解我們這個身體內部筋骨的走向,

因為我們在整骨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在整,現在整骨比較不會痛,

就是因為我們是順著筋絡,把骨頭帶回來,不是用一個暴力的方法,硬把骨頭折回去。」

DSC_7885

DSC_7892

DSC_7896

DSC_7906

現在坊間,比較多的就是按摩店、養生館,大部分都是說放筋絡,但是其實放筋絡,大部分就是從我們的筋上面,

用一些強硬的手法,去刺激穴道,刺激他的筋絡,透過放鬆他的肌肉,然後來讓他的身體,恢復他的疲勞;

魏廷宇強調,問題就是人類的骨骼,沒有回復到正確的位置,他的筋絡,其實他回去活動一下,可能走出去到店門口,還是回去稍微活動一下,

他的筋就又緊繃起來了,因為他的筋跟骨,沒有做到一個相當的回復,到正確的位置;

所以要很慎重地去了解人體,去把這裡面的學問,做一個很完整的認知。

DSC_7917

DSC_7918

DSC_7922

DSC_7926

DSC_7933

DSC_8039

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對於這部分沒那麼重視,但是雖然現在出門在外,看到很多都是養生館、很多整復所,但是國術館已經越來越少了。

「現在留著的國術館,都是剩下一些比較老一輩的師傅,但是他們的功夫,大家都很棒,但是問題是,沒有一個很完整的系統可以流傳下去;

所以我覺得就是希望,沒辦法對我們的政府要求說,我們有一個正式的執照還是什麼,但是至少我們從業人員,一定都要把我們本職的學能,

就是他的筋絡骨骼,要恢復到像年輕的時候這麼柔軟,這才是正統,我們從事整骨該做的工作。」

DSC_8044

DSC_8048

DSC_8052

DSC_8066

文章看到這裡,對於喬骨,你有什麼想法呢?

一份工作的價值,在於你本身如何看待,

只要能透過自身專業幫助別人,不論是什麼方式,都很有意義的。

想看更多喬骨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WU7BzPc4GZs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老地方見:https://reurl.cc/5jjEM

這些年|那些事:https://reurl.cc/vYY4L

MOVING TAIWAN:https://reurl.cc/lmmAQ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貞市場甩餅-調色完成 (0-03-30-16)

 

台滇緬混血口味的甩餅你有吃過嗎?

忠貞市場的甩餅很不一樣, 經過反覆甩拍之後,捲起再壓扁,

讓餅皮的口感層次更為豐富, 接著下鍋油煎,

融合緬甸的甩手粑粑, 以及台式蔥油餅捲入內餡的吃法, 讓忠貞甩餅"混"得很美味!

 

DSC00697

DSC00683

 

忠貞甩餅位在桃園中壢龍岡的忠貞市場,

這裡是台灣最早期的眷村, 軍眷多是滇緬一帶的人,

因此匯集了許多滇緬風味的異國小吃;

而來自雲南的第二代老闆范姜雨宣,和姊姊、哥哥一起努力發揚並傳承媽媽的好手藝,

這裡的甩餅不只有甜,還有有鹹的口味可以選擇, 高CP值的銅板價格,來晚可就吃不到唷!

 

DSC00678

DSC00682

DSC00693

 

「我們家甩餅已經經過了二十六年,因為媽媽都是堅持純手工,不假機器,

其實剛開始生意蠻差的,因為就是異國美食,比較少人敢嘗試;

慢慢耕耘了十年才開始穩定,但後來因為眷村要拆遷,

所以我們就移到了市場外面這個位置,可是一開始客人不知道換位置,一天甚至只有賣出三、四個,

後來慢慢地知道位置,客源才開始穩定起來。」

第二代老闆范姜雨宣說,忠貞市場這邊異國料理居多,因為這邊很多雲南人、泰國人,然後這邊還有清真寺,

各種文化聚集在這邊,所以有非常多的異國美食。

 

DSC00723

DSC00706

DSC00730

 

「媽媽每天大概要準備六百至七百個,除了市場有販售,也有餐廳會跟我們訂購,

然後因為每個甩餅都需要甩到非常地薄,才可以做出千層的感覺,就是薄然後又不破,要非常地用心。」

甩餅主要有三種口味,有甜的,是加奶油煉乳;然後鹹的是咖哩碗豆,還有打拋雞肉的口味;

當初第一個賣的口味,就是奶油煉乳,所以就是到現在的話,累積了不少愛好者,

老闆范姜雨宣說,「但是因為其實蠻多人不喜歡吃甜的,所以我們的甜度、奶油都可以依個人的喜好做調整,

然後它吃起來的話,酥酥脆脆,有些人會把它當作甜點在吃。」

 

DSC00700

DSC00726

 

至於鹹的口味,像是打拋雞肉,一般都是配飯居多,當初會開發這個口味是因為雲南人比較吃偏鹹、偏辣,是比較重口味的,

打拋雞肉是第一代老闆娘每天早上現炒的,屬於比較泰式的口味。

咖哩的部分主要是印度,搭配雲南人的主食:豌豆,因為自己喜歡吃,所以就想說把兩樣加在一起試試看。

另外還有一個節慶限定的口味,配合忠貞龍岡每年四到五月的米干節,就會推出香蕉蛋口味,

用整根新鮮香蕉包在甩餅裡面吃,也算是另類的甜點。

 

DSC00754

DSC00742

DSC00751

 

來到台灣落地生根,也把家鄉的味道一併帶了過來,讓大家都能吃到屬於雲南風味的特殊小吃!

想看更多忠貞甩餅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GJ7S6v5zD24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6

22

大家看到棺材 ,第一眼的感覺是什麼? 有的人會覺得背脊發涼,有的人則是認為觸霉頭, 也有的人認為:見「棺」發財、升「棺」添壽,

棺材作為人在世界上最後的居所, 完成一口棺材,需要哪些過程與步驟呢?

27

28

林奕華,三十五歲, 家裡開棺材行將近四十年, 小時候就跟在爸爸旁邊,每天穿梭在棺材之間,

「這個棺材行是我爸傳下來的,因為我爸,十七、八歲就開始去學功夫了,他以前當員工的時候是,算口的、論件計酬的,到後面才自己出來做,回家鄉再開一間店。

以前我們人最多的時候是有八個人在做,一個月都有七、八十口,因為我們是交件給店面,交給那個,算是棺材店,每天都有在出貨。」

談到以前被同學知道家裡在做棺材,林奕華不免有些感慨,「以前同學知道我家在做棺材, 有的人會比較排斥,有時候還會被人瞧不起, 覺得你們做這個,比較恐怖。

其實這沒什麼忌諱,因為我們的木材都是新品, 就跟製作家具是一樣的。就同樣是原木下去切,下去裁,再製作成棺材。這些都是乾淨的東西,不需要害怕。」

31

29

30

32

林奕華說,如果以目前來看,有土葬習慣的地方就是,一般都是偏郊區的地方,或是每個縣市有土葬專區。

例如:宜蘭、羅東、礁溪、桃園這邊,還有很多很多人,都有土葬的習慣。

甚至還有老人家,當他們還在世,譬如還行動自如的時候,就會先來棺材店這邊預訂,

來訂口棺材,添個歲數這樣,算是讓他們更加勇健之類的。

33

34

36

37

林奕華說,棺材的行情大概從五萬元以上,一直到兩三百萬都有,

從材質、尺寸大小來區分不同價位,最主要是依木材的種類,來決定棺材的費用。

製作的原則就是一定要用實木,不占客戶便宜,把成品做得堅固,這個也是做信用的,六年之後、十年之後,

找不到棺材、找不到遺骨,雖然棺材是埋在土裡,大家看不到,但是這是亡者永眠,甚至之後撿骨,家屬就知道這個木材的好壞,

如果是用三合板下去製作,其實有沒有偷工減料,最後還是會被知道的。

18

19

39

40

1

3

6

7

17

面對現代人觀念逐漸改變,土葬改為火葬, 未來土葬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少, 製作棺材的需求甚至會漸漸消失,

小型棺材行漸漸地會陸續歇業,林奕華說爸爸倒是沒想那麼多, 「我爸說做到哪算到哪,就每天一直做, 當作在幫助眾生,做功德這樣, 讓往生者能睡在更加舒適的棺材裡。」

然而對於林奕華說,他不想坐以待斃,他希望傳統的棺材產業,殯葬業可以去轉型,變得比較企業化,讓製作的品質能更加細緻,不管是技術,或是服務,不願意讓這樣的產業被時代給淘汰。

12

14

20

21

24

文章看到這裡,對於棺材這一行,你有什麼想法呢?有的時候,過多的臆測,反而阻斷了我們認識傳統產業的機會。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對小編來說,每一行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期許下一代的接班,能夠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火花。

想看更多台灣棺材的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4DKfBP-jkzE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老地方見:https://reurl.cc/5jjEM

這些年|那些事:https://reurl.cc/vYY4L

MOVING TAIWAN:https://reurl.cc/lmmAQ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