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老舖拾叁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_6508 拷貝

 

有一種味道叫思鄉。曾經的異域,如今成為家鄉。忠貞眷村是滇緬孤軍撤退來台灣落腳之處,喬守豐和黃安稘夫妻倆,

將爸爸留下來的食譜,做出椒麻香的冷滷,用獨特的滇緬味保留對家鄉的記憶。

大時代下動盪不安的過往, 或許沒有多少人記得, 透過一盤滷味和一碗米干, 療癒人心讓人感到幸福。

 

DSC_6607 拷貝

DSC_6540 拷貝

DSC_6494 拷貝

DSC_6588 拷貝

 

「忠貞新村的由來就是由當初滇緬,然後我們國軍部隊撤退來台灣,老一點的可能看過異域的故事,

當初來的這一批人就住在這裡,以前這裡,從龍岡一直到後面的那個陸軍專科學校,全部都是大眷村,

我們前面有貿易七村,然後這裡是忠貞村,之後還有中正村、慈安,然後有台貿,整個都是眷村;

我讀國中的時候,一個年級有22個班,一個班50個人,一個班裡面大概就五個本省人,那你就看這個眷村多大,

有多少眷村小孩子,以前眷村的環境是非常清苦,這個眷村一戶大概4坪左右,而且都沒有配廁所,

那我媽媽,我外公就跟著部隊一起來到這裡忠貞新村,

後來其實我做生意失敗了,那時候也很茫然,剛好父親去世,那我在整理我父親遺物的時候,

看了他的日記,他日記裡面有記錄到他非常多的一些生活事情,

當然包括做菜,出於我對父親的思念,所以說照著他當初留下來的食譜,然後做了一些滷味,

所以想說,不如留下來,在這裡試試看,然後一直做到今天這樣子。」

 

DSC_1894 拷貝

DSC_1891 拷貝

DSC_1892 拷貝

 

「你看我這個裝潢這個顏色,其實我們當初家裡,眷村的房子只有兩種顏色,

一個就這個顏色,蒂芬妮綠還有一個就是真的綠色,你看我店裡面的那個蔣公像,

小時候家裡一定會留蔣公,或者是經國先生的照片,那就是我家裡面,以前早期客廳留下來的,

我開了這個店,其實我交了好多好多的朋友,其實有些東西也是這些,我們的客人送給我的,

像那件軍服是民國52年的,因為他父親走了,他覺得說把這件衣服擺在我店裡,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他爸爸的精神在那裡;

我也認識一個94歲的伯伯,他當初是陸軍儀隊的隊長,他也送我一張他從軍那時候從大陳島撤退來台灣,

當初一下船部隊集合的照片,他把他最珍貴的那張照片送給我,他看到他也覺得非常地有感覺。」

 

DSC_6660 拷貝

DSC_6595 拷貝

 

「曾經有一個客人來吃米干, 吃到米干的時候,他感動地哭了, 因為他說他父親去世20年,

在這20年間,他已經忘記了這個味道, 可是他今天又想起來了。」

黃安稘說他們也非常感動, 有時候吃飯,不只是要填飽肚子, 更多的是對家鄉、對家人的思念。

 

DSC_6415 拷貝

DSC_6471 拷貝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WbUXujLDHhE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755 拷貝

 

珍珠膏、明星花露水、洗髮粉、白熊脂, 一走進去新建成百貨行, 不說真的不知道這裡曾是平溪的百貨公司, 也是煤鄉小鎮目前僅存的百貨行。

老闆阿治嬤說店裡不只有賣保養品, 從學生制服、洗沐用品、衣服鞋襪等生活用品, 小小的店面包辦人們的生活起居。

在臺灣採礦的全盛時期, 煤鄉平溪人來人往, 阿治嬤說最熱鬧的時候, 小小的平溪老街上就有七、八家百貨行。

 

DSC_1675 拷貝

DSC_1676 拷貝

DSC_1781 拷貝

DSC_1708 拷貝

 

「那個時代大家都很辛苦,以前這邊的人都是礦工,挖礦真的很危險,要是礦坑崩塌,一條命就沒了。

以前礦工都沒什麼錢,都是先賒帳,有的有拿來還,有的沒有,有認識的就讓他欠著,不然怎麼辦?

我老公我嫁給他的時候他在當礦工,以前這邊的人都是礦工,挖煤礦,當燃料用的那種,礦坑裡的工作很危險,

很多人才剛進到礦坑,就發生落磐意外,要是礦坑崩塌,一條命就沒了。

這家店是從民國4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71年了,我公公還在的時候,跟我說孩子出生了,要省吃儉用,

看有沒有辦法做個小生意,做生意就不用去當礦工,後來開了這家店才沒繼續挖礦,那個時代大家都很辛苦。」

 

DSC_1633 拷貝

DSC_1659 拷貝

DSC_1782 拷貝

 

「我嫁來這裡的時候,上山採竹筍沒有鞋子穿,都要打赤腳,那時候剛開始做生意,沒什麼本錢,

沒本錢就賣餅乾賣蜜餞,那時候學生很多,有一千多個,我兒子讀書的時候,有的讀上午班,有的讀下午班,教室不夠用,

後來賣著賣著,才開始賣學生制服學生帽,還有學生鞋,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要排隊選購,

每家店都是這樣 一直等一直等,等這個人結帳完再換別人結,等那個人結完再換下一個。」

 

DSC_1645 拷貝

DSC_1687 拷貝

DSC_1654 拷貝

 

然而隨著生活習慣及消費模式的改變, 平溪目前僅存一家百貨行, 就是阿治嬤的新建成商行。

面對一天上門的客人,一隻手可以數得出來, 阿治嬤說現在就是給客人一個方便, 如果緊急時無法出遠門, 就可以解決他們的需求。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yASKBYS4OWg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565

 

講到陽明山竹子湖美食,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單,但是有一間家傳三代開業30年以上,

靠著物美價廉的料理, 擄獲許多饕客的胃。 其中又以白斬放山雞最受歡迎, 肉質結實且味道鮮甜,

還有各種山產野菜的熱炒, 吸引大家不遠千里來排隊, 不管是平日或假日都有著滿滿的人潮。

第三代曹惠萍說:「我們家是一代、二代、三代這樣傳,對客人來講,客人也是一代一代這樣傳承,

然後帶來吃,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一種算成就感吧!像我阿嬤,怎麼有辦法做到,即便退休20幾年,已經90幾歲了,

但過了那麼久,還是有客人會記得她,當初阿嬤對他們的那一份好。」

 

DSC_2526

DSC_2566

DSC_2572

 

曹惠萍說第一代是從一個小攤子開始,把家裡種的地瓜、高麗菜、川七放在門口賣,後來有客人爬山爬累了,就想點菜來吃,

「早期阿公阿嬤都種田的,那時候生活真的比較辛苦一點,沒有水也沒有電,然後他們最早的時候,是在小油坑橋前面有一塊空地擺小攤子,

賣熱狗、茶葉蛋,還有一些小吃,後來客人來爬山,爬一爬會累,就想吃幾樣菜,於是爺爺、奶奶他們就開始炒菜,

然後有時候菜不夠的時候, 真的還是下來田裡採收, 然後就這樣子慢慢做, 傳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

 

DSC_2584

DSC_2595

 

「阿公阿嬤就常常跟我們講說,像我們做吃的要實在,然後心胸寬大一點,不要怕人家吃,

青菜園的分量其實也都很足,就是一直以來,阿公阿嬤就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包括地瓜湯什麼的,都沒有在漲價的。」

 

DSC_2571

DSC_2567

DSC_2569

DSC_2570

 

不同於其他餐廳的經營模式, 青菜園是輪流接手, 一人接一年的方式, 「我剛回來的時候,真的什麼都不懂,

很多都是要從零開始學,因為大家不熟,所以師傅有時候都會比較兇, 後來才知道這些是出於善意, 都是為了讓這間店更好。

在這裡其實你會覺得大家比較惜情,真的是念那一份情,然後在這裡其實我們把員工也都當成是像家人一樣,

像有很多老員工跟著我們很久,現在最久有十幾年的,一直跟到現在,我覺得最感動的是,之前在外面認識很多人,

才知道說很多人吃青菜園吃很久了,客人也是一代一代這樣傳承,然後帶來吃。」


檢視較大的地圖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PcmnWZLTozY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9499 拷貝

 

人生不能重來, 但電影卻能讓我們體驗千百種人生。 在一部部電影裡, 我們隨著劇情起伏又哭又笑, 觀賞著各式各樣的人生離合。

黃炳熙,他的一生與電影難分難捨, 為了經營戲院,他不惜每個月賠百萬, 為了推廣電影,他不斷變化行銷方式, 一部電影放映了12年,寫下世界紀錄。

不敵疫情的重創,萬代福影城在今年5月31日畫下了句點,黃炳熙不捨但也無奈地說,

「這家萬代福戲院自我接手以來,我一個月開銷要150萬,時代一直在進步,需要一直投資一直改變,我也花了差不多,可能有個7、8000萬,

因為這三年多,一天收入就2、3000塊,沒辦法就遇上了,很捨不得,收入就越掉越多,越來越嚴重,虧了幾棟房子了,你知道嗎?」

 

DSC_9432 拷貝

DSC_9438 拷貝

DSC_9442 拷貝

 

萬代福影城曾經締造不少紀錄,黃炳熙回憶起過往,

「當初戲院門口的部分是徒步區,人山人海,車輛都禁止進入,只能用步行的,好比當初逢甲地區那般的熱鬧,

後來就經濟蕭條,到後面這邊就沒什麼人潮了,後來我就把它重新改造,因為那時候有五個廳的戲院很少,五個廳也是我想做的規劃,

所以這五個廳,我就安排了好幾支片,我把它重新規劃成首輪跟二輪片,本來都是上首輪片,有一陣子生意比較差,

我就再改成藝術電影跟二輪片,做起來以後,我把人潮又帶回來,讓戲院從谷底翻身,拉高到一天賣出4、5000張票。」

 

DSC_9443 拷貝

DSC_9450 拷貝

DSC_9427 拷貝

 

說黃炳熙是影痴,一點也不為過。 小時候家境貧窮無法看電影, 他常在散場前半小時溜進去看戲尾,

10多歲如願進到影業公司做助理, 這是踏入電影圈的第一步, 也是從那一刻起,黃炳熙再也離不開電影了。

「我從宜蘭經營到屏東, 同一時期最多經營了10幾家戲院, 我第一家戲院是西門町白雪戲院, 座位200個,

一場賣出幾張票你知道嗎? 200個座位賣出400張票, 觀眾進場沒地方站沒地方坐,只好先出場。」

 

DSC_9613 拷貝

DSC_9612 拷貝

DSC_9481 拷貝

DSC_9549 拷貝

DSC_9611 拷貝

 

見證過戲院最輝煌的年代, 如今經營戲院卻困難重重, 但對他來說,不推廣的話會讓觀眾流失, 而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裡播放, 才有那種臨場的效果,

「我發行電影的VIP卡, 推出捐發票免費送電影票, 透過各種行銷手法與宣傳方式, 這家萬代福影城在我接手之後, 培養出一群鐵粉, 等於一個月有幾千人來我這看電影。」

 

在經營戲院的同時, 黃炳熙也不忘推廣電影文化, 戲院樓上就是電影文物館, 陳列著珍貴的碳棒放映機、膠卷、海報等,

「在這個社會,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名氣這麼大,說起來也是個累贅…」 黃炳熙深鎖著眉頭,語氣摻雜著感慨與無奈。

問黃炳熙何時能夠重新營業, 他說大家都在期待,都在詢問, 但疫情如此,他無法回答。

 

DSC_9494 拷貝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7AKVosVFElc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8963 拷貝

 

有句俗諺說:『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意思就是說以前賣冰比當醫生好賺,但是在阿燕姨身上,看到得卻是命運無情地捉弄。

以為尋得良緣有了好歸宿,沒想到婚後兩年,丈夫卻變了樣,對她拳打腳踢百般虐待;

當兒子長大懂事了, 說要好好照顧阿燕姨,當她的依靠, 想不到40初頭歲就發生意外而早逝,

回想起這段過往,阿燕姨平靜地說,「我們就沒這個福氣啊…」

 

DSC_8790 拷貝

DSC_8814 拷貝

DSC_8821 拷貝

DSC_8937 拷貝

 

說起過往賣冰的經過,阿燕姨很有自信地說,別人賣冰都賣輸她。

「我從小時候 7歲,7歲跟著我爸,拿著便當盒賣糖蔥,現在有冰枝能賣我就覺得很棒了。

不然你跟著爸爸貧窮,日治時代,你知道嗎?三餐不濟,還去撿人家用到短短的鉛筆拿來寫字,慘不慘?

我跟你說,我來這的時候已經有兩家冰店了,對面矮房子那邊一家,我來這邊一年它就收攤了,生意不好,賣輸我。」

 

DSC_8861 拷貝

DSC_8863 拷貝

DSC_8891 拷貝

 

 

冰總是會化,苦總是會過。 歷經了被丈夫家暴、兒子早逝, 堅強的阿燕姨獨力撐起冰店, 一做就是70年,

問她熱賣的祕訣是什麼? 阿燕姨對自己的冰信心十足,她說她的冰不加香料,沒有任何化學物質,

「我們自己做的冰枝, 第一點要吃就吃得單純, 你自己不敢吃的話,不要做給別人吃。」

 

DSC_8989 拷貝

DSC_8982 拷貝

 

店的歷史從製冰機器就看得出端倪,阿燕姨說壓縮機已經用了40年了,

「這顆馬達是三菱的,做冰用的壓縮機,買這一台2萬塊,這種舊型機種比較有意義,比較像是日治時代的冰枝店,

用阿摩尼亞當冷媒,阿摩尼亞無毒,瓦斯有毒,你被阿摩尼亞嗆到,出去外面空氣中站個5分鐘就好了。

這種舊型冷凍機就是會很大聲,你把材料分裝好放進鹵水裡結冰,大家看到這種舊型冷凍機,像日本人來這邊玩會說:這家是老店,

第一點看到這個場所,第二點看到冷凍機,第三點看到馬達,現在新型的冷凍機不是這樣,你如果用新型的冷凍機,內部管線都要改裝,

要改裝的話,我年紀一把別再花那個錢了,就讓這台繼續做下去比較有意義,也還找得到師傅修,

它昨天故障了,師傅剛來修理好。」

 

DSC_9011 拷貝

DSC_9028 拷貝

DSC_9041 拷貝

DSC_9053 拷貝

 

 

阿燕姨的人生,如同自己做的三色冰, 滋味萬千,有鹹也有甜。

賣冰賣了70個春夏秋冬, 談起這個工作,她卻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別人覺得做冰辛苦, 但我不覺得,我越做越開心。

賣冰是我的興趣,我就這樣做著冰枝, 和客人說說話,這樣日子也比較好過。」

而且阿燕姨強調,她如果把店收起來,她可能會變成老人痴呆,

「這家店帶給我人生很多很好的懷念,我如果把它關了,會很想念我的兒子,就會變成老人痴呆,

要是老人癡呆你就慘啦,了解嗎?如果你老人痴呆的話,就變成傻傻呆呆的這樣,

你坐著就會變這樣,你的一生就沒路用了,

我很怕進養老院,要是去那邊被虐待我就慘了。」

 

DSC_9066 拷貝

DSC_8933 拷貝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u7DXkLTtZsI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文章標籤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216 拷貝

留聲機、老式唱片機、真空管音響、黑膠唱盤機, 一走進去信和電機行, 時光彷彿倒回到了50、60年代,

不說還以為是某位古物愛好者的收藏。 用「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來形容信和電機行, 是再適合不過了。

老闆陳祈全說店裡收藏的電器, 都是在台灣經濟最好的時代誕生的。

 

DSC_2224 拷貝

DSC_2369 拷貝

DSC_2357 拷貝

 

「我這間店就是照著小時候的記憶,所有物品,包括店內的擺飾,玻璃櫥櫃,包括裡面的電器,

都是以前的人留下來的,來復刻我們以前電器行的氛圍,古早款的電器行,跟現在的連鎖店,像家樂福之類的大賣場,

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以前的店家比較注重人情味,每賣出一台電器,就是對客人有一輩子的感情在,

所以以前的舊品,古早的老東西是可以修的,現在的新型電器都是設計成時間一到就要淘汰,這樣公司才會賺錢,

就像手機,都是過個1、2年就叫你換新,所謂的計畫性淘汰,期限一到就把它報廢掉,變成沒那麼稀罕。」

 

DSC_2260 拷貝

DSC_2429 拷貝

DSC_2450 拷貝

 

「大家賺了錢,來購買這些高級電器用品, 以那個時代來說, 做土水的師傅可能要一個月的薪水, 才有辦法買一台真空管電唱機。

因為買得起的人少, 保留到現在,還能使用的就更少, 所以我店裡收藏的都是比較罕見。」 會讓陳祈全如此鍾愛老電器, 甚至是連老電扇、老玩具,他都能修理。

也許是血液裡的DNA使然, 陳祈全的阿公就是經營電器行, 從小耳濡目染之下, 也讓他對於修理電器情有獨鍾,

任何插電的都難不倒他, 就連知名主持人黃子佼都是他的鐵粉。

 

DSC_2504 拷貝

DSC_2601 拷貝

 

「我記得在某一個階段,我突然間愛上了太空時代的一些音響,比如說像這個牌子的,每一款我都好愛好愛,

然後我記得應該就是有一次要到桃園吧,厲害的助理就搜到了這家店,我就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它要新不新要舊不舊,

結果我就跟阿全是一見如故,他現在等於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位幫手,所有疑難雜症,或是我朋友的啦,都交給他,

當然我也推了很多坑,就跟台北的很多朋友說,你們要去桃園找阿全,事實上他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因為以他這麼年輕的狀況,照理說應該對這些老東西沒什麼興趣,可是我發現他真的很厲害,

小到一個匣式錄音帶,裡面的帶子裂掉啦,或者是大到那種百年的留聲機、唱機,他都有機會把它修復好,

所以常常來這裡挖寶,也覺得他是一個台灣這種傳承音響設備的一位達人職人。」

 

DSC_2319 拷貝

DSC_2234 拷貝

DSC_2302 拷貝

 

對陳祈全來說,修理電器不只是修而已, 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以前賣這個電器給你, 是希望你能用上一輩子, 我在修理這些老電器的時候, 也有一個感觸,

就是我們人跟人之間的感情, 就跟物品一樣,損壞了要想辦法修復, 而不是把它丟棄。」

 

想看更多影音內容,這裡去:https://youtu.be/dZBia9RzCYo

訂閱目映·台北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vMLmj
按讚目映·台北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x167e
追蹤目映·台北IG專頁:https://reurl.cc/nmxkn
業務合作資訊:http://www.movingtp.com/

更多影片:

日日好味:https://reurl.cc/OZZD3

百工職魂:https://reurl.cc/DzzDe

叔屬有練過: https://reurl.cc/4yYVjj

中山第8號分機: https://reurl.cc/AgXvOp

好食樂探店:https://reurl.cc/m88XW

影像設計製作:https://reurl.cc/LyyqK

日日好日:https://reurl.cc/R4Wb76

嗜食嗜滋食事誌:https://reurl.cc/b5Dnbv

 
 
 
 
 

目映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